小感想
有谁说过,独立思考是最难的,我看到的时候觉得很得意。哈哈。不过,这种得意站不住脚。对我来讲,思考自己是最简单的。相反,想象画面、描述景物、构思情节,对我来说很难。思考现实世界对我来说很难。不是只有一种方向是好的,每个人都该做对自己来说最简单的事~
(对于享受故事的人来说,故事多棒呀,只是我感受不到这种棒)
(轻松不一定简单。简单不一定轻松。躺平不简单,作恶不简单,死不简单。创作不轻松,爱不轻松,生存不轻松。)
今天也思考了 / 和猫讨论了关于性格的事。没有迹象表明人与人的能量总量有显著差别。我认为人和人的差别主要是对能量流向的喜好不同。
能量有四种流向:从外向内(感觉),从外向外(直觉),从内向内(思考),从内向外(情感)。无论向内向外,都是向着自己,向着自己之内的自己或自己之外的自己。对能量流向的喜好就是所谓的性格。
(这个思路和现在流行的mbti其实是吻合的。我没了解过荣格,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修正:性格是对流向的喜好 + 对内部/外部的喜好。性格可以由对四种流向喜好的排序+内向/外向来定义。此时此刻,我是:思考、感觉、直觉、情感 + 内向。(用mbti来说,是ISTP “调查员”)
对能量流向的喜好是流动的。在不同情境下,我会变成INTP/ISTJ/ESFJ/ESFP (逻辑学家/巧匠/供给者/表演者)
还是说得很不够好,尤其对“能量”这个概念不满意…… 这个话题还是要继续思考,不能停留在玄之又玄上
我想说的可能就是,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每个人应该做自己喜欢的,嗯……比如我熬夜想东西就很开心(*¯︶¯*)
我昨晚竟也在测试荣格八维...个人觉得mbti不怎么正确。前者的数值、倾向的确是可流动的。甚至可以相生相克...也有人把它们和八卦连起来看了(知乎上看到的)
rab是聪明兔
@yidi #8 我昨晚写了一点自己对人格各种特质相生相克之类的理解,但我还说不好,越说越笨所以没发。(既然提到了,我就虚荣地贴一下)
人虽然体现出一种首要的爱法,却必须均等地爱内部和外部,否则就无法和他人共存。
人也无法只爱一种能量流。人必须爱全部的四种能量流,因为它们都存在着。
人以一种爱法去爱一种能量流,就组成了一个人格特质。人以一种爱法爱一种能量流,就较难以相反的爱法爱它。(例:爱着内部的思考者很难进行爱着外部的思考。)
若按一个人对四种能量流的适应性给他的人格特质排名,会发现,1. 能量流的源头的排位是外内内外或内外外内。这样的顺序下,人最适应的能量流受到与它相反来源的能量流的中和,人把自己的能量流组成了一个连贯的闭环;2. 对能量流的倾向一般是内外内外或外内外内。这样的顺序下,人虽有倾向性,却不顾此失彼。
假想2: 内倾的相同流向会相互压制。
假想3: 相同的倾向+相反的流向会互相好奇。相反的倾向+相同的流向会互相补充。相反的倾向+相反的流向会互不理解。
被压制会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如:情感转化为思考),好奇、互补会稍稍向对方转化。互不理解也互不影响。
(今天看到有个叫社会人格学的东西,是在思考类似的东西,想得更深一点)
@yidi #8 我不太信现在人定的量表和解读(尤其是知乎专栏的二手资料)。我不相信形容词的堆砌。荣格的理论最初是凭经验和直觉思索出的,人们从中提炼出MBTI人格类型,但没有真的理解荣格这样分类的方法。哎,怎么会觉得要用量表来测试人格呢。太荒谬了。
比较接近荣格最初理论的似乎是八种认知功能。我还没读过荣格自己的说法,只是看了一些二手资料。按照我的理解,八种认知功能就是对四种能量流向的内倾或外倾的爱。我觉得,真的理解了那个的话,也许能很好的说明白人性。性格是对爱的爱,对自我之爱的爱和对世界之爱的爱。爱就是流。上面两句话不一定对。我有兴趣了解他。能写明白了再写一写~
思考就是思考,无所谓独立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