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写作的另一种解释
作为一个从文学创作切入的写作者,我们对“为什么写作”的思考和解释,往往容易被限制在文学价值这个层面。
这么多年来,我接触的写作者也几乎全都是文学创作者。我发现很多写作者放弃写作是由于在文学中找不到自身价值。
最近我发现从人类学的角度去解释写作(以及其他创作),有了一种相对新的看法。写作作为一种人类行为,是人类演化中发明的已经验证过的一种具有显著正反馈的人类行为。
从人类行为的角度而言,持续写作的好处是显著的,而坏处几乎没有。类似一种大脑的“健身”。
同意
写作让语言在潜意识中长期的停留和反复回味,令思考进入更深的领域,带来的好处是全方面的。
@uqinzen #2 好!
🙆🏻♂️
写作确实健脑。因为语言是思维的材质,语言几乎等于思维,而写作是玩语言,这过程中大脑进行了深加工。
昨天还和一个朋友说,我和写作的核心关系是我需要写作。我是通过写作抵抗熵增的。写作本身已经让我的生命获得了回报(对敏感、感受力的保持,对活下去的希望、对无聊的抵抗等等)
我大学的时候也会写一点,后来发现自己没天赋,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渣渣,于是就不写了——因为想到自己花了时间只是产出一点文字垃圾,那种感觉挺虚无。还不如把时间用来干别的。
写作就是为了写出好作品,写出好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继续写下去
一直觉得写作是种度过时间的方式,是种生活方式,不是说一定要产出什么好东西,就是写这个动作本身就充满了意义。
写作是记录存在,思考存在。存在的原因和意义弄清楚前,人类不会停止写作。
在看《逃避自由》,看到这段话想到乌总的这篇“写作的另一种解释”
“
#175、176
个人在所有自发活动中拥抱世界,他的个人自我不但完好无损,而且会越来越强大坚固。因为自我活跃到什么程度,就会强大到什么程度。拥有物质财富,或者像情感或思想之类的精神财富,都不能算真正有力量。能使用或操纵某些对象,也不能算真正有力量。我们所用的并不是我们的,而仅仅因为我们在使用它们。只有在我们的创造活动中真正与之相连的,无论是人还是无生命的对象,才真正是我们的。只有源于自发活动的那些特性才能赋予自我以力量,才能成为自我完整性的基础。自卑感与软弱感的根源在于:无力自发活动,无法表达真感觉及思想,其结果必然是用伪自我取代他人和自我。无论我们意识到与否,最大的耻辱莫过于我们不是我们自己,最大的自豪与幸福莫过于思考、感觉和说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这意味着真正重要的在于活动,在于过程而非结果。我们的文化强调的恰恰与此相反,生产不是为了满足具体需求,而是为了出售商品这个抽象目的;我们觉得钱可以买到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东西,这些东西也一下子变成我们的,我们与它们没关系,也没付出任何创造努力。同样,我们视我们个人的特性及努力的结果为商品,借此可以换来金钱、声誉及权力。所以,重心转移了,由重视创造活动本身给人的具体实在的满足转移到只看重成品的价值上去了。因此,人失去能够给他真幸福的惟一满足——活动过程中的实在体验,转而去追求一种幻觉——被称为成功的虚幻幸福,一旦他相信自己成功在握,便顿觉失望。
如果个人通过自发活动实现自我,并把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他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原子,他与世界便成为一个结构化整体的一部分;他有自己的正确位置,他对自己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不复存在。这种怀疑源于他的分离状态和生命受阻,只要他自发而不是强制或机械地活着,怀疑就会消失。他意识到自己是个积极有创造力的个人,认识到生命只有一种意义:生存活动本身。
”
@人鱼 #12 特别好,记得几年前看了他的好几本书,深受启发
@人鱼 #12 你说的是弗洛姆的吧
我接受过的部分写作理由:游戏自娱、自我表达、与他人交流、发泄情绪、思索某一问题的方法过程,现在多了个健身。。。
@yapiantongzhi #14 是的
@yapiantongzhi #6 喜欢抵抗熵增这个说法